今年年初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共查处问题3571件,处理49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81人。从查处的问题来看,违规操办婚丧嫁娶、大吃大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仍很突出。
年终岁尾,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又到了一个重要节点。今年的统计数字已经敲响了警钟,党员干部必须惕厉自省,洁身自好,自觉抵制“四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擦亮眼睛、明察秋毫,发现问题一抓到底,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广大群众要发挥“千里眼”作用,看见情况就拍,有了线索就举报,不给“四风”余毒以任何可乘之机。
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四风”工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明察暗访,公布举报电话,在网站开办“随手拍来监督”栏目,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四风”问题得到了明显遏制。然而,明火易扑,暗火难灭。有的人为了逃避监督花样百出:登门送礼太招摇,就在网上选好礼品寄送过去,或是发个电子“红包”;公车私用容易被查,那就开自家车、烧公家油;高档会所酒楼不敢去,就到郊区找个会所、农舍、培训中心,酒足饭饱后,找个老板来买单;过年该办年货了,就“化整为零”公款报销,或者利用评比表彰进行权力寻租;家有婚丧嫁娶,不让大操大办就今天安排两桌,明天安排一拨……凡此种种,就说明有些干部身上的“四风”病原体依然尚存。
治病还需挖根。一些干部的作风转变只是权宜之计,在其思想深处仍然保留着对浮华的恋恋不舍,明着将八项规定精神挂在嘴边,暗地里却在搞奢靡享乐。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助推节庆“四风”问题抬头的,除了手握权力、习惯于接受“茶敬”“酒敬”“烟敬”的领导干部,还包括有求于人,一门心思托关系、走捷径的人,以及那些总想“沾权力”、“傍公款”、投机取巧谋暴利的商家。对于这些“病根”,我们必须狠下心来,真刀真枪地去“疽”除“患”。
王岐山同志指出,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归根到底,“四风”问题的根子还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法纪意识、规矩意识淡漠。全面从严治党的反腐纠风“风暴”已进行了几年,充分展示了全党反对腐败的决心,充分说明了反腐纠风绝不是一阵风。可是,仍然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感受不到压力,心存非常可怕的侥幸心理,规矩意识淡漠得还不如普通群众。近日,市纪委查处的某县一领导干部借用校舍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因此,防止“四风”反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整治节日腐败,纠正“四风”,关键还在于各级党委必须履行好“主体责任”,不但要用严格的党规党纪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还要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敢于板下脸来批评,勤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各级纪委必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但要让敢于以身试纪的人付出沉重代价,还要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履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要厘清权力边界,切实扎紧制度的“笼子”,堵住滋生“四风”的漏洞。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纠正“四风”问题,要“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广大人民群众也要行动起来,勇于监督、勤于监督,在党的领导下再打一场围剿“四风”的歼灭战,扯去“四风”隐身衣,阻止“四风”上演变形记!